Gihak ArtLab
2021 志哈克系列講座 Vol. 2
一直做展覽,說好的文化實驗? ──機構策展人的工作報告
游崴一直以來關注台灣當代藝術與非主流文化中聲音、身體、影像等形式多樣的文化實踐,近年來的策展與研究興趣,常常是透過藝術委託創作、主題策展等形式來探索歷史文化檔案。過去他曾以獨立策展人的身份,與在地實驗合作策畫「破身影」,也曾以研究者身份參與了「造音翻土: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」及「觀・點──李元佳回顧展」等大型展覽計畫。2018 年起,他擔任 C-LAB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研究員、策展人,曾策劃有「城市震盪」子展「污痕」、「姚瑞中:犬儒共和國」等展覽,持續深究文化檔案與當代藝術的交錯可能。
策展人的角色在台灣藝術圈的定位和分工仍相當模糊。儘管少數大型機構在展演映策畫的工作上有較細緻的分工,但策展人或內容企畫的角色,在大多數時候仍得涵括藝術行政及執行製作等許多面向──如果不是全包的話。很多機構亦不乏總監或館長兼任策展人角色。特別是公立場館內的「機構策展人」,常被一般大眾認為容易因為機構行政的繁文縟節,因此消磨了創造性,在公共領域中也很少以個人身份發言;但也有人認為機構策展人因為掌握相對穩定的資源、經費與硬體條件,妥善運用下更有機會對關注之議題提出更全面、深入而持續的討論。
作為一位從 C-LAB 成立之初就擔綱了研究策畫的角色,我們特別邀請游崴與我們分享他作為機構策展人的經驗,以及在 C-LAB 這個以「文化實驗」為名的新創機構中,所遭遇的現實與挑戰。
◇ 活動日期:2021 年 6 月 26 日 15:00-17:00
◇ 活動地點:本講座透過 YouTube 直播進行
◇ 臉書活動頁:https://reurl.cc/Q95Dnq
游崴
游崴,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展人、研究員。倫敦大學柏貝克學院(Birkbeck, University of London)人文學暨文化研究博士,關注台灣1980年代以來的當代藝術與視覺文化,曾任《今藝術》雜誌主編與特約撰述。2014年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「觀.點──李元佳回顧展」英國田野調查工作統籌,2015年於倫敦佩爾茨藝廊策畫展演「Shoot the Pianist: the Noise Scene in Taipei 1990–1995」(射殺鋼琴師:台北噪音場景1990–1995),2017年與在地實驗共同策畫「破身影 Broken Spectre」於台北市立美術館。2018年起於C-LAB策畫「重訪台北之晨」(2019)、「姚瑞中:犬儒共和國」(2020)、「實驗通信 CREATORS 2020–21」(2021);協同策展計畫包括「時間另類指南」(2018)、「城市震盪:污痕」(2019)及「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:ANIMA」(2020)等。